8 月,武斗进一步白热化。
“八一五”和“反倒底”两派,为长江上的决战作了足够的准备。南岸、城中心、江北要害之处都设有强火力点。货船轮渡都停航,江上冷清空旷得异 常。连城中心的中心地带解放碑交电大楼,“反倒底”的“完蛋就完蛋”广播站,九头鸟式高声喇叭也暂时哑了。天空安静得发白,没人在意气温上升闷热。靠江岸 住的人们见势不妙,纷纷躲在床底下、防空洞里。
“红配绿,丑得哭,红配紫,一泡屎”、“闰七不闰八,闰八用刀杀”。1967年8 月8 日,我正是能随口念叨这些谚语的孩子中的一个。我的三哥的胆子贼大,那年他十六岁,登陆艇往两江三岸射炮、江上大战时,他一人跑到面对朝天门码头的八号院 子嘴嘴,趴在岩石上看个痛快。
父亲弯着身子,贴着房子的墙壁躲避子弹,去逮三哥。父亲急出汗,边走边大声叫:“三娃子!三娃子!”我快五岁了,好奇地悄悄跟在他后面。
嘉陵江流入长江的地方,船的残骸碎块有的在燃烧,有的冒着浓烟。一艘登陆艇靠近江中的乌龟石,屁股在水中,头还在江面上,正在下沉。另一艘登陆艇往下游那头开得快没影了。
八号院子嘴嘴没三哥的影,父亲往江边的石阶走,一回头看见我,一只手指着家的方向吼道:“回去,快些给我滚回去!”
父亲的样子真凶,我楞了一下,就没命地往家里跑。
三哥说一看到登陆艇下沉,他就奔下长长的石阶到江边,潜入水里,捞到一个摸起来不错的东西,游上岸来一看,只是一个塑料长筒,装着十多个羽毛球。原来被打沉的艇上,是些好体育的学生。父亲冒着弹雨把三哥抓回家,往床底下一塞,他还在得意地整理羽毛球。
“反倒底”从下游军工厂开上来的登陆艇,从嘉陵江杀出“八一五”的炮艇和一艘小火轮,在江上对战。两艘军艇,四周都是用装甲车的钢板焊封的掩 体,仅留枪炮眼。“八一五”大部分是学生,也有工人,装备也不错,但显然不是“反倒底”登陆艇中转业海军的对手。“八一五”的炮艇被打了十二个炮眼,主机 被击中,来不及掉头逃走,就进水朝下沉。
历史 老师亲眼看见他们这一派射出的一颗炮弹,击中对方的小火轮,轰地一声爆炸开来。
他最初也不能确信弟弟在小火轮上,据“八一五”里的人讲,弟弟这种“秀才”,本来在岸上“后方”,自己跳到了小火轮上的。处理打捞尸体时,只发 现了弟弟的透明边框深度近视眼镜,那副眼镜,以及一堆江中捞上来的不知何人的断肢,一起埋在沙坪公园红卫兵烈士墓区里。当年,这个全国武斗最厉害的城市, 有不下二十处比较集中的武斗死难者墓区,专门葬着一批又一批誓死保卫伟大领袖的人,至今只留存沙坪公园一处,某些墓碑上有的有姓名,大部分连姓名也没有, 当时墓都做得很堂皇,刻有毛泽东书法大潇大洒的诗词和语录。文革中期派别被解散后,就无人看管,碑石七歪八倒,长满荒草,成了一大片乱坟。
他的母亲听到噩讯,正在家里编织绒线衣,钢针插进手心,一声未叫得出来,中风死去。
他退出派仗,回到家里,家里已被弟弟那一派来抄砸过。
“8 月8 号,打枪打炮”,成了这城市一个新的谚语,表示不吉利。时隔十三年,有人将自己的亲属从沙坪公园红卫兵烈士墓区挖出,重新安置时,吓得魂飞魄散:“是冤鬼 哪!冤鬼!”尸体只剩骨头,这没什么大惊小怪的,奇怪的是头颅骨全变成了绿色。有人说是由于射进脑袋的铜子弹,随着脑子烂成水,染得满颅骨铜绿。
谁都看得出来, 历史 老师在小馆子里谈论这类事时的平淡态度,是装出来的,是强行压制住内疚自罪。说起1967年8 月8 日这场武斗,我觉得他关于二个文革的精彩分析站不住脚:如果造反派搞的是“老百姓的文革”,为什么互相往死里打?
他说:“成天说造反派蛮横,其实造反派控制局面时,知识分子平头老百姓很少有被斗自杀的,等到军管”清理阶级斗争队伍“,老百姓才受到比以前更严重的迫害。”
他这话是对的,从我上小学二年级开始,到处都是自杀的“五一六”分子,清理出来的“国民党残渣余孽”和“反动文人”。那几年江上的尸体多到都无人再去看热闹。
我坐在那儿,手在桌子上衬着脸庞,早已忘了吃饭,一点儿也没觉得时间已从身边滑过去,夜晚已降临。
一直到分手后,我才想起书包里那本《人体解剖学》。他说的事,眼光那么高远,观点那么深刻,与这本书完全不一致,我竟忘了把书还给他,也忘了责问他为什么如此卑劣?他还没走远,我叫住他,我们俩在路灯下渐渐走近,他的脸被路旁树枝的黑影遮没,象是一个没有面目的幽灵。
“怎么啦?”他问,他听到我沉重的呼吸。
“还你书,”我坦然说,一字一句:“书我看了,也看懂了。”我把藏到身后那本书拿出,放在他的手中。在我的目光注视下,他拿过书转头走开,明显有点惊慌失措。
这是我第一次在精神上占了优势。看着他很快走远,不知为什么,我突然感到欲望的冲动,我心跳个不停,骨盆里的肌肉直颤抖,乳房尖挺起,硬得发痛。我不得不双臂紧紧环抱自己的身子。
4
一路上,无论怎么被夜风吹着,我也冷静不下来。脚踏风琴声,嗡声嗡气地从路边的托儿所石墙内传出来。^{大小=42}找呀找呀,找到一个朋友,点点 头来握握手^{大小=48}里面的小空坝孩子们在丢手绢。小小孩只有白天在这里玩,怎么在晚上七八点钟呢?几条街都有股粪臭,是挑粪的农民弄洒在路上,也 可能是厕所粪池满溢出来?闷热,没有晚风,倒听到树叶哗哗响,水沟却沉默地淌着。
一走进六号院子,就看见人比往日多,有其他院子和不是这条街上的人,本来院子人不少,一多几个人就挤翻了。“生了个儿娃子!”“石妈的福气好,抱孙了!”堂屋里四姐和德华一人坐一木凳在吃饭,五哥也回来了,父亲在房间里搬弄半导体收音机。
我扔掉书包,取了盆子去大厨房打水。石妈的灶上正在炖着汤,冒着热气和肉香,其它灶都清静地烧着一壶水。那些想来吃红蛋的人已一哄而散,她的房 间是后院第一家,紧靠大厨房。房门未关,她的儿媳妇躺在床上,说话声极不耐烦:“啷个还没炖好,人都等成哈巴还得不了吃。”石妈答道,“要等半夜,那种好 东西才有效。”
她们在说吃胎盘。这里人都有这个习惯,从接生站要回胎盘,带上盐和碱到江边用江水洗净,切成碎块和着猪肉炖。都说胎盘积聚了孕妇所有的营养,吃 了能补产妇的身体。共用的大厨房炖胎盘时,偷嘴婆最多,在自己灶上,用一个长柄勺伸到别人的锅里。胆大的,直接到别人的灶前,盛一碗,匆匆忙忙边吹凉边 喝。碰见了,总有回话:“帮你尝尝咸淡。”
每次一听到有人兴高彩烈吃胎盘,我就要作呕。我记得有一次大姐在家里生小孩,与母亲吵起来。
大姐用筷子敲着只剩少许汤和肉的碗,不高兴地质问对母亲:“这是猪肚,妈,你肯定把我的胎盘扔了?”
母亲没吭声。
大姐气愤地嚷起来:“汤象是一样的白,滋味也差不多,但我清楚得很,这不是胎盘!”她就知道母亲不肯炖给她吃。母亲不相信吃胎盘,说野蛮得很。母亲虽然没文化,但她有她的原则,人不能吃人身上的东西。
5
但是母亲相信巫医,她认为巫医就是比西医强。我十三岁,挑河沙时,眼花踩空了步子,带着罗筐从石阶跌下去,把左臂拐肘扭了筋,肿得动不得。
痛到半夜里,母亲把我悄悄弄到水沟后面的一条街,神情慌张地敲开一扇门。那门和窗都小得出奇,一个手里夹着香烟的女人坐在黑洞洞的屋中央。我们 进去后,才点了盏煤油灯,灯芯只一丁点,放在屋角单脚柜上。看不见她的脸,仅看得见她夹着香烟的手,她没抽,只是拿在手中。她说你们不请就进屋来就不对 头,你们根本付不起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