Выбрать главу

  行者的膽量原大,那容分說,走上前來,叉手當胸,對那六個人施禮道:“列位有甚么緣故,阻我貧僧的去路?”那人道:

  “我等是剪徑的大王,行好心的山主。大名久播,你量不知,早早的留下東西,放你過去;若道半個不字,教你碎尸粉骨!”行者道:“我也是祖傳的大 王,積年的山主,卻不曾聞得列位有甚大名。”那人道:“你是不知,我說与你听:一個喚做眼看喜,一個喚做耳听怒,一個喚做鼻嗅愛,一個喚作舌嘗思,一個喚 作意見欲,一個喚作身本憂。”悟空笑道:“原來是六個毛賊!你卻不認得我這出家人是你的主人公,你倒來擋路。把那打劫的珍寶拿出來,我与你作七分儿均分, 饒了你罷!”那賊聞言,喜的喜,怒的怒,愛的愛,思的思,欲的欲,憂的憂,一齊上前亂嚷道:“這和尚無禮!你的東西全然沒有,轉來和我等要分東西!”

  他輪槍舞劍,一擁前來,照行者劈頭亂砍,乒乒乓乓,砍有七八十下。悟空停立中間,只當不知。那賊道:“好和尚!真個的頭硬!”行者笑道:“將就 看得過罷了!你們也打得手困了,卻該老孫取出個針儿來耍耍。”那賊道:“這和尚是一個行針灸的郎中變的。我們又無病症,說甚么動針的話!”行者伸手去耳朵 里拔出一根繡花針儿,迎風一幌,卻是一條鐵棒,足有碗來粗細,拿在手中道:“不要走!也讓老孫打一棍儿試試手!”唬得這六個賊四散逃走,被他拽開步,團團 赶上,一個個盡皆打死。剝了他的衣服,奪了他的盤纏,笑吟吟走將來道:“師父請行,那賊已被老孫剿了。”三藏道:“你十分撞禍!他雖是剪徑的強徒,就是拿 到官司,也不該死罪;你縱有手段,只可退他去便了,怎么就都打死?這卻是無故傷人的性命,如何做得和尚?出家人掃地恐傷螻蟻命,愛惜飛蛾紗罩燈。你怎么不 分皂白,一頓打死?全無一點慈悲好善之心!早還是山野中無人查考;若到城市,倘有人一時沖撞了你,你也行凶,執著棍子,亂打傷人,我可做得白客,怎能脫 身?” 悟空道:“師父,我若不打死他,他卻要打死你哩。”三藏道:“我這出家人,宁死決不敢行凶。我就死,也只是一身,你卻殺了他六人,如何理說?此事若告到 官,就是你老子做官,也說不過去。”行者道:“不瞞師父說,我老孫五百年前,据花果山稱王為怪的時節,也不知打死多少人。假似你說這般到官,倒也得些狀告 是。”三藏道:“只因你沒收沒管,暴橫人間,欺天誑上,才受這五百年前之難。今既入了沙門,若是還象當時行凶,一味傷生,去不得西天,做不得和尚!忒惡! 忒惡!”原來這猴子一生受不得人气,他見三藏只管緒緒叨叨,按不住心頭火發道:“你既是這等,說我做不得和尚,上不得西天,不必懲般緒咶惡我,我回去便 了!”那三藏卻不曾答應,他就使一個性子,將身一縱,說一聲“老孫去也!”三藏急抬頭,早已不見,只聞得呼的一聲,回東而去。撇得那長老孤孤零零,點頭自 歎,悲怨不已,道:“這廝!這等不受教誨!我但說他几句,他怎么就無形無影的,徑回去了?罷!罷!罷!也是我命里不該招徒弟,進人口!如今欲尋他無處尋, 欲叫他叫不應,去來!

  去來!”正是舍身拚命歸西去,莫倚旁人自主張。

  那長老只得收拾行李,捎在馬上,也不騎馬,一只手柱著錫杖,一只手揪著韁繩,凄凄涼涼,往西前進。行不多時,只見山路前面,有一個年高的老母, 捧一件綿衣,綿衣上有一頂花帽。三藏見他來得至近,慌忙牽馬,立于右側讓行。那老母問道:“你是那里來的長老,孤孤凄凄獨行于此?”三藏道:“弟子乃東土 大唐奉圣旨往西天拜活佛求真經者。”老母道:“西方佛乃大雷音寺天竺國界,此去有十万八千里路。你這等單人獨馬,又無個伴侶,又無個徒弟,你如何去得!” 三藏道:“弟子日前收得一個徒弟,他性潑凶頑,是我說了他几句,他不受教,遂渺然而去也。”老母道:“我有這一領綿布直裰,一頂嵌金花帽,原是我儿子用 的。他只做了三日和尚,不幸命短身亡。我才去他寺里,哭了一場,辭了他師父,將這兩件衣帽拿來,做個憶念。長老啊,你既有徒弟,我把這衣帽送了你罷。”三 藏道:“承老母盛賜,但只是我徒弟已走了,不敢領受。”老母道:“他那廂去了?”三藏道:“我听得呼的一聲,他回東去了。”老母道:“東邊不遠,就是我 家,想必往我家去了。我那里還有一篇咒儿,喚做定心真言,又名做緊箍儿咒。你可暗暗的念熟,牢記心頭,再莫泄漏一人知道。我去赶上他,叫他還來跟你,你卻 將此衣帽与他穿戴。他若不服你使喚,你就默念此咒,他再不敢行凶,也再不敢去了。”三藏聞言,低頭拜謝。那老母化一道金光,回東而去。三藏情知是觀音菩薩 授此真言,急忙撮土焚香,望東懇懇禮拜。拜罷,收了衣帽,藏在包袱中間,卻坐于路旁,誦習那定心真言。來回念了几遍,念得爛熟,牢記心胸不題。

  卻說那悟空別了師父,一筋斗云,徑轉東洋大海。按住云頭,分開水道,徑至水晶宮前。早惊動龍王出來迎接,接至宮里坐下,禮畢、龍王道:“近聞得 大圣難滿,失賀!想必是重整仙山,复歸古洞矣。”悟空道:“我也有此心性,只是又做了和尚了。”龍王道:“做甚和尚?”行者道:“我虧了南海菩薩勸善,教 我正果,隨東土唐僧,上西方拜佛,皈依沙門,又喚為行者了。”

  龍王道:“這等真是可賀!可賀!這才叫做改邪歸正,懲創善心。

  既如此,怎么不西去,复東回何也?”行者笑道:“那是唐僧不識人性。有几個毛賊剪徑,是我將他打死,唐僧就緒緒叨叨,說了我若干的不是,你想老孫,可是受得悶气的?是我撇了他,欲回本山,故此先來望你一望,求鐘茶吃。”龍王道:“承降!承降!”

  當時龍子龍孫即捧香茶來獻。

  茶畢,行者回頭一看,見后壁上挂著一幅圯橋進履的畫儿。行者道:“這是甚么景致?”龍王道:“大圣在先,此事在后,故你不認得。這叫做圯橋三進履。”行者道:“怎的是三進履?”

  龍王道:“此仙乃是黃石公,此子乃是漢世張良。石公坐在圯橋上,忽然失履于橋下,遂喚張良取來。此子即忙取來,跪獻于前。如此三度,張良略無一 毫倨傲怠慢之心,石公遂愛他勤謹,夜授天書,著他扶漢。后果然運籌帷幄之中,決胜千里之外。太平后,棄職歸山,從赤松子游,悟成仙道。大圣,你若不保唐 僧,不盡勤勞,不受教誨,到底是個妖仙,休想得成正果。”悟空聞言,沉吟半晌不語。龍王道:“大圣自當裁處,不可圖自在,誤了前程。”悟空道:“莫多話, 老孫還去保他便了。”龍王欣喜道:

  “既如此,不敢久留,請大圣早發慈悲,莫要疏久了你師父。”行者見他催促請行,急聳身,出离海藏,駕著云,別了龍王。正走,卻遇著南海菩薩。菩 薩道:“孫悟空,你怎么不受教誨,不保唐僧,來此處何干?”慌得個行者在云端里施禮道:“向蒙菩薩善言,果有唐朝僧到,揭了壓帖,救了我命,跟他做了徒 弟。他卻怪我凶頑,我才閃了他一閃,如今就去保他也。”菩薩道:“赶早去,莫錯過了念頭。”言畢各回。

  這行者,須臾間看見唐僧在路旁悶坐。他上前道:“師父!